校区新闻
发布者: 西校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7 阅读数:26
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效。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贯彻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准确把控教学内容,助力中考,充分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银川市唐徕中学西校区举行了新课标培训活动。
3月13日早上八点在多功能厅举行了新课标培训活动的启动仪式,西校区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银川市教科所化学教研员尉忠老师做新课标培训,化学教研组长邬瑞老师主持,校长马楠、教务处副主任夏宇敏,我校化学教师、南校区、宝湖校区、中卫三中、中卫七中以及海原郑旗中学的化学教师参加了活动。
PART 01
课例展示
活动开始,由张苗琴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金属和金属材料之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专题》研讨课。
这节课,张老师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为依托,将化学的基本学科思想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分类学习、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思想。整堂课以思维导图为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复习,整理归纳出本节课所需的知识点,随后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主线,总结提升设计方案,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后的快乐。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PART 02
新课标培训
//////
活动第二阶段,尉忠老师首先结合张苗琴老师的这节课例,强调了知识结构化处理的重要性。知识结构化处理是一种从简单的“知识”教学向能力素养教学的转型过程,意在帮助学生将孤立零散的“知识点”通过梳理整合,变成更高思维层次上的认知。课堂中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以及实验探究中比较性思维的应用,都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尉老师接着对新课标的重点和主要变化,即凝炼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和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课程内容结构,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完善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实施建议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并指出,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后,尉老师讲解了优质课设计的五条线——课堂环节线、学生学习线、教师活动线、学科能力线以及素养表现线。最后,尉老师希望唐西能以“四维一体”为教研引领,建设学科教研基地,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PART 03
交流讨论
活动进入第三阶段,由于新课标的落地,和其他老师一样,来自宝湖校区的牛春琳老师对今年的中考题型和设置以及中考实验存在疑问。尉老师对此进行了解答——他表示,中考承载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国家对中考的难度系数是有要求的,至于题型的变化和设置等后期才能确定下来。
大家都很珍惜本次学习机会,针对复习课提出了各种疑问,比如来自唐南的杨玉清老师表示复习的有效性与时间有限存在冲突;来自中卫中学的老师提出本届初三学生由于线上课学习时间长,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疑问;还有老师对研讨课的课堂样态是否是常态课存有疑问。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的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答。
✦✦
PART 04
领导发言
马校长代表学校对尉老师参加本次活动表示欢迎,对他本次高屋建瓴的思考和解读新课标表示感谢,同时指出新课标及其解读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法宝,希望老师们不断学习、研读新课标,做到心中有国、手中有标、目中有人。然后,马校长再次带领大家梳理尉老师提出的优质课设计的五条线,建议将其应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最后,马校长用“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句话勉励我们大家要内发地去进步、成长!
结
语
潜移默"化”,以"学”促教 ,新课标的学习、领会、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初三化学组全体教师将带着敬畏之心继续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领悟思想、积极探索,力求尽快熟悉和理解课标内容,把握教育教学的方向,让核心素养在深耕的泥土里开出绚烂之花,为中考增砖添瓦!
图片:化学教研组
文字:白佳慧
初审:邬 瑞
复审:莫 妮 马永辉
终审:彭 鸿